

如何隨時隨地充電?
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等流動裝置讓生活更加方便,但遇上裝置電量耗盡而又充電無門卻是一大麻煩。
便攜式充電器可以幫您解決這個問題。
輕巧的行動充電器或便攜式充電器可讓您隨身攜帶。
便攜式充電器有不同的名稱,例如充電池、行動充電器、可攜式充電器、行動電源、便攜式電池、後備電池等等。
名稱雖異,功能卻類同。
無須電源插座,即可為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充電。
您只要在家把充電器充滿電,然後放進手袋或口袋裡,當手機急需充電時,隨時為其充電。
您再毋須為「電池電量低」而煩惱。
充電器
大小及電量
首先選擇充電池 (即行動充電器) 大小。
不只要考慮哪一款充電器可以放進口袋或皮包,充電器大小最重要是考慮電量。大部分充電器會在包裝盒上標示一個 mAh 或「毫安時」的數值。
一般由 2000 mAh 至 10,000 mAh 甚至 12,000 mAh 不等。數值越大,電量越高,亦即可以為智能手機充電更多次,或者為需要更多電量的較大型裝置充電,如平板電腦。
探索多款便攜式充電器

在內部測試中,充電一次的行動電源最多能為一部 iPhone 7 (執行 iOS 10 作業系統) 充電 1.5 次。

在內部測試中,充電一次的行動電源最多能為一部 iPhone 7 (執行 iOS 10 作業系統) 充電 3 次。

在內部測試中,充電一次的行動電源最多能為一部 iPhone 7 (執行 iOS 10 作業系統) 充電 5 次
我們慣常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來比較便攜式充電器的大小,但其實大多數充電器可以為任何透過 USB 充電的裝置充電,例如 GoPro 相機、Kindle 閱讀器或藍牙耳機。較大型、需要更多電量的裝置需要更大型的充電器 (即更高 mAh),以完全充電。





充電 | 1 部裝置 | 說明 | |
![]() |
![]() |
||
1 安培/5 瓦特 | ![]() |
![]() |
1 安培 USB 連接埠可以為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充電,但即使電池電量足以為智能手機充電多次,其速度亦較慢。 |
2.4 安培/12 瓦特 | ![]() |
![]() |
可以智能手機的最快速度為大部分智能手機充電。這稱為「最佳充電」。 |
充電 | 2 部裝置 | 說明 | |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
2.4 安培/12 瓦特 (共用*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若您連接兩部智能手機,或一部智能手機和一部平板電腦,便攜式充電器可以同時為兩部裝置充電,但很可能達不到最高速度。 |
3.4 安培/17 瓦特 (共用*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4.8 安培/24 瓦特 (共用*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能夠以最快速度同時為 2 部平板電腦充電。 |
「總電流輸出量」不同。了解更多>

USB 連接埠數量
您需要為多少裝置充電?
較大型的便攜式充電器 (即行動充電器) mAh 較高,有時會提供多個 USB 埠。原因很簡單—既然電量較多,何不共用?
可以同時為兩部智能手機充電有其用處,例如您可以為朋友的手機充電。
或者同時為智能手機和 GoPro 充電。
亦或者同時為智能手機和藍牙耳機充電。
若您選取可以提供充足 mAh 的充電器,甚至可以同時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充電。
配備連接埠,同時充電易如反掌。
線纜
線纜的重要性
線纜質素可決定行動充電器 (即便攜式充電器) 與連接裝置的充電速度。優質的線纜還可防止裝置過熱以及由突波造成的損害。
為行動充電器充電而設的線纜
每個行動充電器 (即便攜式充電器) 皆須充電,通常需要使用標準 USB 轉 Micro-USB 線纜。方法很簡單,只要將行動充電器輸入埠 (通常為 Micro-USB) 連接至標準 USB 牆上充電器。
為手機、平板電腦、穿戴式裝置或其他裝置充電而設的線纜
大部分行動充電器 (即便攜式充電器) 透過 USB 連接埠充電,只要將裝置連結 USB 充電埠即可開始充電。部分行動充電器隨附一條線纜或多種可拆式線纜。這可讓您輕鬆換成適用於 iPad、Samsung 手機或其他裝置的線纜。其他行動充電器設有硬接線的線纜,可避免遺失線纜,但讓行動充電器支援較少裝置。

為便攜式充電器充電
所有便攜式充電器都需要充電。
直至現時為止,還未有發明可以於電量用盡時自動充電的充電器。但為充電器充電一般都輕而易舉。
若您急需即時充電,請查看包裝盒,瞭解充電器是否可以即買即用。有些充電器需要先在家充電,然後才可以提供電量。
需要充電時,把配備的線纜連接到充電器的輸入埠。另一端通常為標準 USB,把這端連接牆上插座充電器或其他電源。
充電器輸入範圍由 1 安培至 2.4 安培 不等。簡而言之,輸入數值越大,充電速度越快。大部分牆上插座充電器可提供高至 2.4 Amps 的電量,但若您急需使用充電器,最好先查看一下,因為 1 Amp 的充電器可能需要兩倍充電時間。
有些充電器有 LED 指示燈,告訴您充電器餘下的電量。讓您得知何時需要為充電器充電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大容量電源…
行動充電器 (即便攜式充電器) 似乎非常實用。但安全嗎﹖
部分行動充電器經精心設計並通過嚴格測試,提供全面的保養服務與保證,讓您放心使用。部分保養服務保障行動充電器本體,有些還保障與行動充電器連接的電子裝置,例如手機、平板電腦或智能手錶。
其他充電器可能並無這類保護。選取低價或冒牌產品可能會帶來損失,甚至造成危險。只要透過下列簡單步驟,即可避免發生問題︰
登記您的裝置
部分行動充電器 (即便攜式充電器) 需要於購買後,在網上或透過熱線電話登記序號。這是啟動退貨保障,並確保產品為正牌產品的好方法。
查看保養服務
視製造商、生產地及行動充電器類型,會有不同保養服務類型與保養範圍
保養服務
有限保養
覆蓋行動充電器 (即便攜式充電器) 由購買日起的一段指定時間,您通常需要保存收據,以證明購買日期。
有限終身保養服務
覆蓋行動充電器 (即便攜式充電器) 的合理預計耐用期,視製造商而異。
連接裝置保養服務
更全面的保養服務,不只覆蓋行動充電器 (即便攜式充電器) 本體,如果裝置根據製造商規定「正確連接」行動充電器而受到損壞,亦提供維修或更換服務。這些保養通常有「最高港幣 7500 」之類的條款說明。該金額應足以覆蓋建議使用行動充電器的裝置種類,例如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。




質素最重要
高質素產品不但耐用,而且可讓使用者用得放心。
通過嚴格測試和完整產品性能檢查的充電器會更耐用,而且不太可能對您及您寶貴的電子產品造成危害。
安全的充電器應通過以下測試
效率
高效率充電池的運作溫度較低,即浪費能量較少,預計耐用期較長。
過流保護
過流保護可防止過多電量進入充電器,並防止過多電量輸出至連接的裝置,同時保護兩部裝置的精密電路。
過高電壓保護
跟過流保護相似,過高電壓保護把電壓維持於建議的安全參數內,同時保護充電池及連接的裝置,避免損壞。
過度放電/充電保護
高性能充電器不應過度充電或完全放電,以延長預計耐用期。有些充電器會不斷監測充電狀態,以防止過度放電或充電。
極端溫度下的耐熱測試
雖然我們絕不建議在極端溫度下使用充電池,但耐熱測試卻可以顯示設計和構造問題。通過這樣嚴格測試的充電器會更耐用,並提供整體更高的安全水平和性能保證。

主要特點
許多充電器看似大同小異,但在安全方面,充電池的質素最重要。
- 高質素的接口
- LED 指示燈
- 輸入電壓調節器
- CPU 控制器
- 電池保護
- 電池規例
- 溫度感應器
- 高質素的接口
- 通用 USB ID
- 低噪音電感器
mAh 代表毫安時,可量化電源儲存容量。這個數值量度電池於不斷輸出電力時的持航長度,例如 2000 mAh 的電池可以為需要 100 mAh 電量的裝置供電 20 小時。
安培 (Amps)
是電流單位,並非充電單位。它表示通過電路的常數和平均電流。
共用與總電流
共用行動充電器會根據需要供電,例如 2 x 1.7A [共用 3.4A] 能夠以 1.2A 的電流為兩部智慧型手機充電,或以 2.4A 的電流為一部平板電腦充電。有些多埠行動充電器 (即便攜式充電器) 的每個輸出埠設有固定輸出數值,例如 2 x 1.2A [總計 2.4A] 並能夠以 1.2A 的電流為兩部智能手機充電。這就是「總」電流輸出量。
智慧型手機
擁有進階行動操作系統的智慧型手機,通常可以連接網際網路,並設有觸控螢幕介面、相機、媒體播放器,而且可以執行協力廠商應用程式。
平板電腦
結合觸控螢幕、電路、電池的行動式電腦,通常設有可以顯示或隱藏的虛擬鍵盤作輸入用途。
指通用序列匯流排埠,這個 USB 連接埠設計用於合業界標準的接口,以便於不同裝置間傳送資料,並提供電量。
標準 USB (亦稱 USB-A)
市面上大部分 USB 線纜「另一端」最常見的通用接口即 USB-A。通常適用於電腦、車用充電器、插牆式充電器和許多其他裝置。
Micro-USB
Micro USB 是比 USB-A 小的 USB 接口,常見於較小型或較薄的行動裝置,例如 Android 智慧型手機、數位相機、充電池輸入埠、Kindle 閱讀器及更多其他裝置。
USB-C (亦稱 Type-C)
USB-C 即新型 USB 接口,被譽為新標準。USB-C 比以前的 USB 類型更小、更快、更方便使用,因此已獲業界領導者的廣泛支持,這意味著 USB-C 將會取代所有其他 USB 類型。
Lightning
Apple 公司開發的接口,用於取代 30 Pin 接口。自 iPhone 5、iPod Touch (第 5 代) 及 iPad 第 4 代起,已使用於所有版本的 iPhone、iPod 及 iPad。
最佳充電
以連接裝置適用的最快速度充電即最佳充電。較大型的裝置需要更多電量,而充電器輸出有限,因此充電時會需時較長,才可以充滿電。
探索多款便攜式充電器